控菸政策向來是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減少吸菸人口、降低疾病負擔、提升整體健康水準,這些目標幾乎已成社會共識。
然而,挑戰不在於「目的」,而在於「手段」。
近年來,澳洲被視為全球最積極控菸的國家之一。透過極高的煙稅、全面禁用品牌包裝、以及對尼古丁替代產品(如電子煙)幾近全面禁止的嚴格規範,試圖打造無菸社會。
但這些過於激進的政策,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非法菸品市場蓬勃發展、產品品質難以監控、成年吸菸者反而難以取得合規的低風險替代品。
澳洲案例:當控管走向極端,反傷公共健康
澳洲的控菸政策包含:
- 全球最高的香菸稅率
- 禁止所有品牌標示的「素面包裝」
- 嚴格限制合法電子煙與尼古丁替代品流通
然而,根據澳洲刑事情報委員會(ACIC)2023年報告,非法菸品已佔全國總菸品消費的 24.8%,每年導致超過 23億澳幣的稅收流失。
更令人憂心的是:合法替代品受限,使成年吸菸者轉向黑市購買電子煙。這些產品不僅無品質管控,還可能含有未知有害物質,甚至助長有組織犯罪。
事實上,大眾普遍混淆了「尼古丁依賴」與「吸菸真正的健康風險」之間的差異。
雖然尼古丁具成癮性,但吸菸造成重大健康危害的主因來自燃燒產生的焦油、一氧化碳與數千種毒性化合物,而非尼古丁本身。
因此,真正有效的控菸政策,應聚焦於降低燃燒危害,提供更安全的替代選擇,而非一味禁絕所有尼古丁產品。
經合規製造的電子煙正是實踐這一理念的重要工具——提供不燃燒的尼古丁傳遞方式,大幅降低對人體的危害暴露。

科學減害,不該用禁令取代選擇
公共衛生專家早已指出,光靠禁止無法有效遏止吸菸行為。特別是對那些難以戒菸的成年吸菸者,若無合規的低風險選擇,反而被迫轉向非法市場。
這時,電子煙的出現提供了更具實務性的解方——一種基於科學、而非意識形態的減害工具。
英國的對照實例
英國政府採取截然不同的策略:
- 衛生機構(如 Public Health England)明確表示,合規電子煙的危害遠低於傳統香菸
- 政策強調為成年吸菸者提供合法的減害替代方案
數據顯示,英國成人電子煙使用率上升,並未造成青少年吸菸率上升,整體吸菸人口仍持續下降。
相較之下,澳洲的全面禁止政策未能成功消除吸菸現象,反而擴大黑市規模,降低了對消費者健康與產品安全的保障。
成年吸菸者,應擁有安全、可行的替代方案
青少年防護固然重要,但現實中,全球仍有數千萬名成年吸菸者。對他們而言:
- 完全戒菸並不容易
- 沒有可取得的合規產品,就等於逼迫他們回到更危險的吸菸行為
- 公共討論往往一刀切地污名化所有尼古丁產品,缺乏區辨與科學依據
值得強調的是:電子煙並非毫無風險,但只要經妥善設計、生產並受監管,其風險遠低於燃燒香菸,提供成人「降低風險」的實際路徑,而非非黑即白的全禁模式。
政策應回歸科學與選擇,而非極端
極端禁止措施雖有「表面上的果斷決策」,但實際執行上,卻常導致反效果——黑市滋生、產品安全性降低、成年吸菸者缺乏減害管道。
最有效的控菸策略,應融合:
- 科學依據
- 實際可行的替代選項
- 透明而負責的監管機制
當代科技若能被正確運用,便能有效降低吸菸帶來的健康風險。
💡 關於 SP2S
在 SP2S,我們始終致力於產品創新、安全性與合規發展,持續為成年吸菸者提供科學驗證的低風險替代選擇。我們將持續關注全球政策動態,並在科學與責任的基礎上,推動理性、實用的減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