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尼古丁」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領域中的關鍵話題。隨著替代性減害產品的崛起,許多專家開始呼籲社會應該用科學而非偏見來重新看待尼古丁與健康風險的關係。
亞太地區煙草減害倡議聯盟(CAPHRA)近期發表白皮書《認識尼古丁:事實,而非迷思》,指出大眾對尼古丁的誤解,正阻礙著減害對話與健康政策的推進。
🚫 超過六成吸菸者誤以為「尼古丁致癌」
根據報告,超過60%吸菸者錯誤地認為「尼古丁本身會致癌」,這種認知錯誤不僅誇大風險,也使社會在討論替代產品與科學減害時,出現不必要的阻力。
CAPHRA 執行統籌 Nancy Loucas 強調:
「尼古丁並不是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的主因,真正的健康威脅來自『燃燒菸草產生的毒性副產物』。」

🔬 燃燒,才是關鍵健康風險來源
醫學研究指出,傳統吸菸造成的危害主要來自於燃燒所產生的焦油、一氧化碳與其他數千種有害物質,而非尼古丁本身。
儘管尼古丁具成癮性,但若以非燃燒形式攝取(如電子煙、尼古丁貼片、口嚼包、口香糖等),其對身體的健康風險便大幅降低。
這也是全球各地衛生專家開始推動「以科學為本的減害策略」的重要原因。
✅ 減害策略應以風險比例為基礎
CAPHRA 在報告中呼籲,各國政策制定者應採用以下原則:
- 依據科學證據評估產品風險
- 建立風險比例導向的法規框架
- 提供正確資訊與可取得的低風險替代品
- 強化業者合規監管與產品透明度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動公共健康的長遠發展,同時兼顧成人吸菸者的現實需求與選擇權。
🔄 SP2S 的立場與承諾
作為支持責任發展的品牌,SP2S 持續關注全球公共衛生趨勢,並積極參與科學導向的對話與產品創新。
我們深信:
- 正確認識尼古丁
- 釐清真正的健康風險來源
- 推動合規與安全的替代產品
是產業與社會共同的責任。
SP2S 將持續以「產品品質、法規合規與資訊透明」為核心,支持基於科學的菸品減害發展,讓消費者在知情基礎上作出更健康的選擇,為全球公共健康盡一份心力。